冒名顶替综合征

4 min

当你在学校或者职场中,有没有那么一段时间会这样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很菜,为什么周围的每个人都显得比我要聪明。最新研究表明,高达82%的人在其职业生涯中某个阶段经历过类似状况。

这是一种心理模式,有能力的人会质疑自己的胜任力。这种智力上的自我怀疑在高成就者中很常见。他们越聪明,似乎就越会尖锐地质疑自己的能力。类似上面这样的智力自我怀疑,心理学上称为“冒名顶替综合征”。以下五种行为模式是智力自我怀疑的不同表现方式:

  • 当完美主义者未能100%达成目标时就会感到失败,经常对自己的表现不满,并反复思考如何能做得更好。

  • 有的人从小常被夸赞聪明,习惯于相对轻松地表现出色。正因如此,他们也将内心对成功的标准定得极高,并将正常的奋斗视为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的证据

  • 虽然独立是件好事,但有的人做得太过头了,他们耗尽精力试图独自解决一切,而不是利用集体智慧,并认为寻求帮助暴露了弱点。

  • 有的人比其他人更努力工作,试图隐藏他们认为自己能力不足的事实。他们往往是第一个自愿承担额外项目的人,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牺牲个人时间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 有的人是“专家“型,他们根据自己知道多少来衡量自己的能力。

为了走出上述自我智力怀疑的泥淖,建立起智力自信,可以采取下面几个切实的建议,战胜“冒名顶替综合征”:

  • 重构你的内心对话。把“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换成“干中学嘛!”。自言自语可能显得有点傻,但研究表明这类自我肯定能激活大脑的奖励系统,让你对学习过程感觉良好。

  • 实践即时学习。与其试图成为万事通并囤积知识,不如在特定任务需要时获取相关技能。

  • 为点滴成就奖励自己,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胜利。然后问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以及“下次我会采取什么不同的做法?”,以帮助自己打破非成功即失败的两极认知。

  • 要意识到寻求帮助并不可耻。如果不知道如何做某事或难以解决问题,可以先试着向同事求助,而不是自己苦苦挣扎。

  • 拥抱实验性思维,将巨大挑战转化为微小实验。科学家们进行无数次试验,虽然大多数假设都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每个实验都会产生宝贵数据,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减少对失败的恐惧。

重要的是,要记住最成功的人不是那些从不自我怀疑的人,而是那些学会在怀疑中继续前进的人。智力上的自我怀疑和随之而来的冒名顶替综合征往往表明你正在挑战自我并成长。